相识在海大
如果你觉得你是一个明星,那么,你就是一个明星。——青岛大学郑天润 17854264935
记得和新梦想的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暑假过后的那次军训说起...
那是在一次军训后,我们班的临时负责人告诉我今晚将有一场关于四六级的讲座,自我感觉英语还算可以的我就比较严肃的去听了。
在讲座的开始,是实践部部长的一席关于讲师高大上的介绍,当我们的注意力还没来得及转换的时候,一阵极具穿透力的美音响彻教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
先声夺人的强大气场下,我们终于见到了今晚自信而美丽的Hebe讲师。哇哦,好自信,好有女神范,好成功,这就是我对Hebe讲师的
‘爱之初体验’。在讲座过程中,我被Hebe讲师的诚恳及亲和力深深打动,自己也情不自禁的参与到互动中去,并乐在其中。最后也
毫不犹豫的报名了,感谢当时的选择了,天润。
缘起海大
军训过后,马上迎来了十一长假,对于第一次离家并经过军训煎熬后急需回家充电的我,回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就在这个当口上,
新梦想的哥哥姐姐们安排国庆期间黄金集训课,为什么用黄金来形容呐,一是公司的特别优惠,而且是确实是精心打造的,真正能让自己脱胎换骨的体验,
好吧,就像鲁讯先生说的那样,一定要利用好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听鲁伯伯的话,下定决心直奔海大。
十月一的那天早上,在一位来自济南的学长带领下,来到了青岛最高大上的,也是我的梦想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踏进海大的校园,沿着蜿蜒的小路,
来到了一个德式风情的教学楼内,在走廊的尽头,推开房门,我见到了改变我一生命运的人-----Peter。灰色的的西裤,蓝色的衬衫,深邃的眼神被黑色镜
框修饰的恰到好处,嘴角上扬,亲和的微笑将陌生感出吹的烟消云散,好吧,这就是我对Peter的第一印象,还不错吧。
五天集训安排的很紧密,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这我还是第一次接触。每天的集训过后,感觉自己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觉得对自己和外界都有了重新的认识,第一天的自我介绍是用英文的,记得陈孝杰(陈小姐),江羚嘉(嘉陵江)这两人的自我介绍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回忆起在海大校园用英语和学长学姐主动搭讪,虽被囧过,但大多数同学还是很热情的,我也从躬行中,认识到即使海大或者更高学府的同学,他们的英语口语和你差不多甚至不如你,因为你已经用勇气突破了心理上的障碍。海大的夜晚是最令人着迷的,在星辰灿烂的夜空下,那点点回忆格外闪亮...炷光晚会,温馨动人的故事弥漫在点点烛光中久久不能散去,那不是青春不愿提及的伤痛,而是在抵挡住风雨后,胜利者自信而充满希望的微笑,海燕学姐,晓青,王朝成,刘岩,韩彤,胜男,高赋和我,从此,成了知心朋友。最令我突破自己的还是那场令我一生难忘的海大演讲。那晚我和海大学长及唱悦三人一起开始了我们的演讲之路,看到学长和唱悦表现的那么优秀,我的紧张感莫名的加重了,看到另一个团队的刘岩用英语不顾台下学长们的沉默坚持讲完,我也有想试一试的冲动,最后在学长和唱悦的鼓励下,还是走了进去;站在讲台上,看到为数不多的正备战考研的学长学姐,我作为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开始了我的第一次英语演讲。虽然话说的不多,但那次想想都刺激的演讲,我知道,我战胜了自己的胆怯,感谢学长那充满肯定的眼神和那掷地有声的鼓励。五天的集训犹如一颗颗精美的宝石,被串联的如此紧密,最后在父亲的支持下,我也如愿参加了新梦想的造星班。
ENGLISH ONLY
最考验一个人耐力的莫过于进行为期半年的只能说英语的全英计划了,在海大开完誓师大会后,我们每个人都对外宣布了自己半年内只能说英语的决心,希望身边的朋友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坚持下去。如下是我对外发布的一条说说:
以后真给地用半年的时间进行全英式训练了 这要求我必须24小时用英语交流 说一句汉语要扣钱的 但愿自己不被憋炸
如感到不解 或等等 请体谅并尽量支持我
虽然我可能用的用的是中式英语
承诺于2014 10 28生效 祝我能坚持下来吧/流泪@全体朋友
时间飞快,半年的大学时光转眼过去,其间的中山PARK,崂山黑车,北宅滑雪,还有Peter大方一次的蓝天大酒店,等等等,数不清的快乐与美好,让刚上大学还满是迷茫的我,生活也可以如此五颜六色。
SURVIVAL PLAN
生存计划是不得不提的人生精彩之笔,也不得不说,是生存计划,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寒假来临,我选择留下去黄岛和石油大学及其他院校的同学们参加生存计划。我们11名同学被分成了两组,我,晓涵,Emma,丽丽还有炳儿被分到了同一组。充满挑战而令人兴奋地生存体验第一天即将拉开序幕。
The first day
我们每人出10元钱,一共50元钱,只能说英语,开始了我们生存计划的第一天。我们几个人在leader晓涵的带领下,从石大启程,决心不仅不能饿肚子,而且要掘取第一桶金。我们用手中的钱,现在汽车站旁边的批发市场买了一些春联和福字,想在卖出的同时,还能向老外宣传中国文化。买完后原路返回,在一家私立医院,我们终于卖出了第一个福字,还记得是一个法国妈妈带着她的女儿从楼上下来,Emma兴奋地迎了上去,我们见机也凑了上去,和她聊了一大堆英语,最后她也了解了我们的计划,慷慨地支持了我们,最后临走时她还给她的女儿戴上了帽子,显得特变可爱。来到石大,我们在路上偶遇了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他了解了我们的计划后,决定要带我们去他的外国留学生公寓看一看,我们爽快的答应了。我们到了之后,开始挨个宿舍敲门,结果没有几个开门的,即使有,也是睡眼惺忪,原来,他们外国人都有晚起的习惯。终于我们等到了10点钟吧,房门才陆续的打开,有也门地,索马里一些中东小国,也有像埃塞俄比亚一样的非洲友邦,虽然这些国家比较偏远经济也相对比较落后,但他们花起钱来也不含糊,当他们问多少钱时,我巧妙的回答了一句“It's up to you”,我们不到一块钱进的货,一般他们都给十块甚至二十,谢谢他们了。下午我们去了一家大型酒店,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一个来青岛出差的潍坊商人,他了解了我们的计划后,说他大学期间要是也有勇气做类似的事肯定会比现在更加成功,并给我么安排了帮他搬行李的工作机会,最后也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世上还是好人多呀!第一天我们算下来挣了100多,我们在回宾馆的路上正好路过一个花店,所以计划买些花朵第二天去教堂卖。
The second day
第二天炳辰加入了我们的团队,在去青岛最大的教堂--天主教堂的路上,炳儿为公交车上的朋友们亲情奉献了一场吉他抒情个人演唱会,并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天灰蒙蒙的,海面也起风了,我们背着鲜花,穿梭在潮涨潮落得人群中,来到了圣洁的天主教堂。那天是周天,我们看到门口也没收票的而且只有进去的游客没有出来的,我们怀着侥幸的心理,跟随一个满口思密达的韩国人,溜了进去。进去以后才发现,原来偌大的天主教堂里来的都是韩国人,我们默默的做到了后面,结果还是被发现了,貌似组织者的韩国人听我们说的是英语就问我们是哪国的,Emma在后面蹦出了一句“Singapore”那人半信半疑的说到“新加坡哪个城市”自认为地理还可以的我心想‘新加坡不就一个城市吗’于是自作聪明的说“Capital”结果忍得他们都笑了,既然露出了破绽,我们也只好离开了....我们接下来去了Starbucks,远洋广场卖了不少鲜花,感觉还是老外的生意好做呀;还有奥帆基地的海底捞,想起在海底捞火锅店门口吃那些为了让顾客排队而招待的零食还有萝卜统统被我们吃了个精光,我们还拿起免费的类似红茶的饮品举杯庆祝,真是既怀念又幸福。
The
third day
由于昨天在青岛奇葩的经历及一天的奔波,我们决定留在黄岛,毕竟黄岛也是我们的福地。我们决定去一些公司看看,青岛是外向型的经济,所以外贸之类的公司特别多,所以我们来到了一座写字楼。我们乘着电梯一脸严肃的样子和那些公司白领肩并着肩,感觉好像穿越了时空,已经开始工作了一样。我们选择了在31层开始,我们也做好了第一次被拒绝的准备,因为我们知道,也许第八个人就可以成功,果然,就当我们被一次次拒绝而离开的时候,晓涵自己推开了一家公司的大门,进去以后,一位西装革履的商人正在倚着窗户打电话 ,让我们稍等片刻,接着又用日语交谈了半天,我们在旁边被那些精美的艺术品吸引,这里貌似是老总的办公室。他挂断电话后,我们急忙说了一大堆英语,他也没听懂,随后看了我们的介绍信后才似乎懂了那么一点点,这时进来一个风尘仆仆的人,后面还跟了一位秘书,那个说日语的人告诉我们,他是这里的老板,有什么事找他就可以了,老板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让我们坐下,还为我们沏了茶,看我们只说英语,也很无奈,他就只能自言自语了。他说他是同济大学毕业的。自己先是在外企然后和朋友们一起创业,告诉我们专业其实并不重要,公司看重的还是一个人的人品及其他一些软能力,他还说他的成功其实也很幸运,我们明白,如果不去尝试不去争取,幸运是绝对不会敲门的。我觉得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机会来临时一定要善于把握,在风平浪静时要有一种顺其自然,中庸之道的人生态度。感谢您的热情招待了,在离别时,我想我也一定可以成为向您一样的人!
The
fourth day
生存计划进行到了第四天,我们每个人都乐在其中,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我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解我们的故事。于是,我们决定去电视台拜访拜访。第一站是黄岛电视台,已经临近中午,里面也没几个人,我们此时也是又累又饿,决定出去找找吃的,在临近电视台的旁边,有一家中式酒店,我们毫不犹豫地踏了进去。一进酒店,一个服务员笑脸迎了上来,问我们是否吃饭,我们给他看了我们的计划后,她很是欣赏,她说她会说日语,我们说我们现在还饿着肚子那,她找来了经理,经理不大支持,还好,旁边一位厨师央求经理还是给了我们一些馒头和咸菜,中午饭有着落了。吃过午饭,离我们住的地方也不远,为了调整今天的出师不利的状态,我们决定会宾馆休整休整,回到宾馆后正当我打算痛痛快快睡一觉时,晓涵拨通了青岛各大电视台的热线电话,当由于语言不通而被一次次挂断后,奇迹终于发生了,青岛早报的记者王世峰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他说可以让我们来栈桥这边照张合照第二天就可以见报了,我们兴奋的跳了起来,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所住的酒店是刚毕业的几个大学生合办的,听了我们的好消息后打算晚上请我们好好吃一顿,我们也叫上了另一个团队一块共进晚餐,并且明天一块去和记者见面。
The
fifth day
这天我们每人都早早的起床,因为是由于要上报纸每人都很兴奋吧。这天天公作美,蓝天白云沙滩海鸥,无不都在映衬着我们的美好心情。在栈桥和王记者见面后,他让我们自己想一想比较有趣的造型,我们由于人多,犹豫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主意,最后,记者让我和小涵拿出我们的生存计划书,给我俩单独照一张,结果其他小伙伴们见状,也纷纷拿出纸条,围了上来,就这样,我们每人拿着纸条,面对镜头,激动地画面从此定格在了那一瞬间。王记者随后要请我们去他们的办公地点--青岛报业集团参观,在去的路上,我们问他可不可以提供给我们卖报纸的机会,王记者爽快的答应了,我们决定生存计划延期一天,第六天我们义卖报纸。
The
sixth day
最后一天了,我们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浪费一秒钟。我们的百斯特讲师Jack帮助我们一早在黄岛这边取了报纸,我们便分头卖报纸了。也不知Emma怎么让我们思修老师季泽军教授知道的,老师知道后,很受感动,想请我们中午去他家吃顿饭,我们欣然答应了。老师家就在青岛大学旁边,到了公交站牌,老师在那等我们呐,我们高兴地上前告诉了我们上报的消息,老师看后很高兴,并带我们去了他的家。进去以后看到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我们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老师说能听懂我们说的话,并也用英语和我们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我们的期许。离别时,我对老师说,下次一定再来拜访您,老师高兴地连说“好好好”
生存计划在充满奇迹充满欢乐的六天里落下了帷幕,有太多太多的细节还需慢慢回味慢慢感悟,时间已经滑到了2015年的6月11日,半年的造星让我有太多地方去慢慢回味,高考也刚刚结束,作为准学长学姐的我们,可以以更自信的姿态,去和我们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们大一期间,所发生的故事。
最后,我想对知行百斯特说的,除了感谢还是感谢,知行百斯特犹如一个梦工厂,让我不仅创造更大的梦想,而且也让我勇于实现梦想!!